海南酒店房價堪比迪拜 國際旅游島“起步”遭質疑
花費上萬元/天的住宿價去“國際旅游島”旅游,卻遭遇一連串的“消費陷阱”——海南獲批國際旅游島之后,在價格虛高的同時,配套設施、服務卻停滯不前。春節過后,很多剛剛旅游歸來的游客紛紛對海南游表示失望。
房價虛高 配套設施落后
春節期間,海南酒店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動輒近兩萬元/天的價格讓很多游客望而卻步,即使便宜的酒店房價也高達每晚7000-8000元,比平日翻了近三倍。甚至三亞地區很多高星級酒店的價格已經和世界頂級的迪拜帆船酒店相近,很多驢友紛紛表示,“都是海島,在海南住一晚的價格可以在馬爾代夫住上一個禮拜了,那還不如選擇出境游呢”。
海南酒店房價堪比迪拜
獲批“國際旅游島”之后的海南酒店房價水漲船高,然而與之不相符的是其配套設施的停滯不前。“公交車很破,司機一邊抽煙一邊開車;出租司機不開計價器,而是漫天要價,如果乘客不懂得還價會被‘黑’比實際車費一倍甚至更多的車費;可能是外地旅游者太多的原因,去大排檔吃海鮮卻花出高檔酒樓的價格。”春節期間去海南旅游的馮女士對此行抱怨頗多,直言海南離自己心中“國際旅游島”的標準相去甚遠。
“國際旅游島”是標準而不僅是招牌
海南獲批“國際旅游島”之后,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尚未升級,消費標準卻先一步水漲船高。業內人士分析,造成海南旅游價格虛高等問題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當地政府的監管力度較弱。據悉,許多鉆空子的“炒家”趁機在春節期間炒酒店賺取高額差價,甚至早在春節前的三四個月時,就把酒店房源拿下,等到春節前夕以高價賣給訂房網站或者地方接待社。
此外,一些“黑導游”和“黑旅行社”也始終沒能得到遏制,給海南旅游造成了極大的負面作用。有的小型旅行社存在與“黑車”、“黑導游”聯手欺騙游客、“虛低”價格誘惑游客,在打出低價后將游客拉到景區索取高價,且不少所謂的“著名景區旅游”,其實僅僅是車游或者遠觀,假如要真正游覽,游客還得掏錢。
回歸理性是務實之舉
業內人士直言,如此炒高海南酒店房價對全島未來的發展絕對是不利的。目前海南的房產泡沫正在形成,海南不是迪拜,海南還沒有形成“國際旅游島”的格局,硬件、軟件各方面條件都沒有形成,甚至有的連雛形都沒有。
業內人士還指出,普吉島、巴厘島、馬爾代夫等海島的景色都比海南更優質,海南如何找出自身的優勢,切實地在自身優勢上升級,避免僅在價格上與“國際”接軌,才是海南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旅游島”的當務之急。(王皓然 北京商報)
三亞酒店價格節后暴跌 五星級報價由兩萬降至千元
昨天,游易旅行網酒店業務負責人介紹,春節黃金周剛過,包括三亞、桂林、麗江、廈門等熱門旅游城市的機票、酒店大幅度降價,尤其是節前炒到上萬元的三亞酒店價格暴跌,五星酒店一晚由兩萬元降至千元。
據介紹,節前炒至好幾萬的五星酒店,平均預訂價格已降至千元左右。例如希爾頓度假酒店最昂貴的全海景房,2月14日和18日報價為22300元,2月15日至17日也維持在26100元,而2月21日開始至25日,報價僅為3050元。
另外,三亞不少四星級酒店都出現了低至千元以下的低價房,比如四星的亞龍灣仙人掌度假酒店,春節期間價格最高達2350元,而目前僅730元。另有不少四星酒店降至500-1000元。
春節期間,三亞高端酒店出現瘋狂的漲價,平時每晚四五百元的普通房漲至2000多元,每晚1500元的普通套房上漲到8280元,3000元的豪華套房漲到1.7萬元。不過消費者并不買賬,據統計,春節期間,三亞酒店入住率平均只有60%,一些賓館甚至低于50%,比去年春節大幅下降。(李媚玲 新京報)
房價之殤,給“國際旅游島”提個醒
春節期間其他新聞不多,不過有一個話題一直跟過年一樣火熱,那就是海南的房價。不止是商品房,連酒店房間也漲上了天。節前就傳出消息,三亞星級酒店房間價格一路漲到每晚過萬元,最貴的達到每晚8.8萬元。三亞住一晚,都夠出國游一周了。有的酒店,支個帳篷都敢收每天980元。這價格,讓自以為“小康”的我們,立馬“返貧”。
這不就是囤積居奇嘛。按說,酒店房間價格是充分市場化的,旅游有旺季淡季、價格有漲有落,似乎不該由政府部門出手干預。三亞是冬季旅游最佳目的地之一,地理位置無可替代,游客也有需求,但這些條件往年也是如此,酒店房間也沒有漲到這個份上。事實上,年前就有很多旅行社以高價買斷了三亞客房資源,待價而沽;還有一些個體炒房者發覺有利可圖,也嘗試玩一把“短線”。種種跡象表明,這里面短期炒作的成分太大,已經嚴重損害市場秩序,也影響當地旅游環境,物價等部門不應坐視,地方政府更不應以房價高為榮,暗中縱容。
海南房價上漲,有房價上漲的全國大環境、有國際旅游島的“概念”支著,或許還能撐一段時間。但酒店房間季節性強,炒作周期短,差不多就是一錘子買賣,炒得越高,露餡也越快。事實上,雖然三亞旅游的推介強度很大,廣告都“強插”進了萬眾矚目的趙本山春晚小品,但效果并不理想。據報道,春節期間,三亞酒店入住率遠不如去年,很多“包房”者都虧了,開始低價“甩房”,有人8000元包下的房間以3000元拋出。
酒店房價泡沫破滅,教訓的不僅是炒房的旅行社和個人。這對三亞乃至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海南,都是一個及時的提醒。
首先,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他們管不了炒作,但可以用腳投票,這邊貴得離譜,那邊轉身就奔東南亞了。也有人說,那些高價房都是老板買單,或者公款消費,人家不怕貴。但靠這些消費群體,支撐不起一個國際旅游島,還會壞了整個地區旅游業的形象。靠炒買炒賣打價格戰,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競爭策略,說難聽點跟“打劫”差不多。要留住游客,讓人家多消費,還要在旅游創意、配套設施和各種服務上下功夫。
再者,酒店房價炒得這么離譜,即使是不去旅游的人,也不會有什么好的觀感。看著新聞,拿三亞房價折算一下自己那點收入,很多人立刻變成了窮人,挫敗感油然而生。說重了,不利于社會和諧,甚至是毒化社會空氣。
況且,并不是房價高、物價高,城市就顯更得有品味。旅游業跟春節的廟會差不多,是個攢人氣的行業,賣的就是個“流量”。一旦被貼上“富人之城”甚至“腐敗之城”的標簽,不就炒糊了嗎。(丁永勛 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