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這是上海酒店業到今年為止的人才缺口數字。近年來,酒店業快速發展。但是,大學學科的設置限制、行業人才的流動性,導致當前酒店管理人才短缺。而專業背景、國際化視野等諸多要求又使高級酒店業人才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
要專業背景 外語能力強
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酒店管理人才的招聘啟事不少,且要求不低。用人單位的要求有幾個共同點:相關專業背景,大專以上的學歷要求,例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相關從業經驗,一般要求至少2年的工作經驗;外語能力高,特別是口語要過硬;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
據了解,酒店行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是所有服務性行業中的標桿。因為,他們所要面對的客戶大多是高端人群,對等交流需要從業者具有相當的層次。酒店行業的特殊性又要求從業者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處理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
當前,中高層管理人員在市場中的存量并沒有跟上行業需求的步伐。能在這個行業從業10年以上的人少之又少。此外,酒店行業還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如,航空業、奢侈品行業等,都是酒店人才的流向。
從基層做起 要耐住寂寞
《五星大飯店》、《情定大飯店》等以星級酒店為背景的偶像劇,引起人們對酒店行業的好奇和向往。實際上,酒店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即使是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一般都要從基礎職位做起。在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培訓中心,報名的名校大學碩士和高中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沒有人會像那些人力資源案例上說的,主動教你。但你一定要不恥下問,主動學習。態度比文憑有用,是決定在這個行業能走多遠的前提。”業內人士說,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是起碼的思想準備。
一般來說,進入酒店的最初兩到三年較為艱辛。三年之后,工作才會越來越輕松,且職位相應提升,薪酬也相應增加。“其實,靠的就是靜下心來,耐住寂寞,慢慢熬出來。”業內人士感慨道。
內外聘差距 收入高一倍
酒店業用人有一個獨特的“傳統”:同一職位,內外聘員工在收入上可能有多達一倍的差距。內聘員工是指家在本地的員工,而家在外地的稱為外聘員工。在一些崗位上,外籍人士的收入更是高出本地職員若干倍。
酒店行業對外聘員工相當歡迎。究其原因,一是酒店行業對國際化、專業性的注重;二是外聘員工更容易產生“以酒店為家”的思想,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例如,各高星級酒店的營銷總監,以歐美人士和東南亞人士居多,包括港臺經理人,人才的本地化程度非常低。在上海高星級酒店的業務型管理人員中,本地人士排在以上兩類人員之后的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瑞士、香港等地的酒店管理學院進行系統學習很有必要。在國際品牌酒店集團下屬的酒店中從事過相關工作也是重要砝碼。人才符合以上兩個條件,很容易就能進入酒店行業 “金字塔”上部。可見,對于國際化視野、國際化標準酒店業形成了行業用人規則。(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