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在對下屬進行夸獎時,應該兼顧到所有人,不管是新人還是老員工,不管是曾經的失敗者還是一貫的成功者,只要他們有值得表揚的地方,就應該毫不吝惜地去贊美他們。
對新人要表揚
其實,每一個管理者都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當新員工或初學者出現明顯過失時,予以斥責是否是理所當然的?而對于那些表現出色的老員工,是否要一味地稱贊?
對于這些問題,管理者如果處理欠妥的話,就會讓那些缺乏經驗的新員工陷于惡性循環之中:因犯錯誤而受到指責----被指責后便退縮不前----缺點并未減少----被表揚的機會越來越少----喪失自信,越來越不能適應工作。
但是,如果管理者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一問題,即認識到新人畢竟沒有經驗,他們偶然犯錯是情有可原的,而且這些員工最需要的是鼓勵而非指責,進而挖空心思地去找出新人的一些優點并加以鼓勵。這樣久而久之,就能在部門內形成一種良性的工作氛圍,并且能給新人創造一個最佳的成長環境。
對有缺點的下屬要適當表揚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但也不是一無是處。對于管理者來說,下屬各有長短。有的下屬缺點和弱點明顯,比如工作能力差、與同事不和、沖撞上司等。管理者對這樣的人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看不到他們的成績和進步,或者認為即使取得成績或進步,那也應該與其缺點相抵消,不值得表揚。
其實,有缺點的員工更需要表揚。稱贊是一種力量,它可以督促下屬彌補不足、改正錯誤。上司的冷淡和無視容易使這些人失去動力,絲毫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與缺點的改進。人們常常認為,受到上司表揚的人應該是沒有太多缺點的人。因此,稱贊可以讓那些有缺點的下屬感到被重視,進而激發他們改進自己的缺點。
對作出努力的下屬要適時表揚
在現實中,一些管理者往往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以成敗論英雄,只去表揚那些取得了一定成績的下屬,卻忽視了有很多員工在工作中往往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并未收到相應的成效,這種情況本身也會讓員工產生挫敗感。其實,這類下屬是最需要上司的肯定與鼓勵的。
所以,如果僅僅以結果來評定一個人的好壞,那是不公平的。有些下屬的工作業績雖然不理想,但他們的確努力過,對這些人管理者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也要適當地予以肯定和鼓勵。
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不能只重視那些圓滿完成任務的人。對待那些已經盡力甚至作出了巨大犧牲,但出于其他無法克服的原因而未能完成任務的下屬,如果管理者能適時地鼓勵或者表揚一下,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他們肯定會重新恢復自信,找回自我。那么,下一次他們很有可能就不再是失敗者了。
對能夠順利完成任務的下屬要真誠表揚
出色地完成工作,也許只有少數員工才能做到。對于大多數員工來說,他們往往只能夠按時甚至勉強完成上司交給的任務。作為管理人員,對那些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資質普通的員工也應該真誠地予以贊揚,否則也會讓他們感到失落。
通常情況下,當員工很認真地完成了一項工作或取得了一些成績之后,總是希望能得到上級的贊賞,而一旦他們的這個期望落空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轉而認為上司“只會去肯定那些表現優秀的員工,對我們這些普通員工根本視而不見”。
因此,作為一個稱職的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各種機會對能夠完成任務的普通員工進行贊美,這不僅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和賞識,同時也表明了對他們的關心,而且這也是對整個部門工作的關注。
有位教育家曾說:“我們若不斷地贊揚年輕人,他們必會產生自信,此時,我們便予以嚴格督促。這樣,他們仍會對自己的能力深具信心,因而能夠擺脫低落的情緒,接受更進一步的指導。”
對于所有的下屬,管理者都不應吝嗇贊美,應當自然大方地去贊美他們,哪怕只是小小的進步與成功。